xxhk.org

学习骇客

重复抑制,一个 Anki 老用户也鲜有人知的易错点

2025 / 9 / 24

上中学的时候,隔壁班的英语老师很喜欢罚抄,动不动就让学生把单词或短语抄写 100 遍。我的好朋友就在那个班,他经常跟我说,抄着抄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。这些年辅导学生的过程中,有些学生越是记不住,就越频繁地复习,结果反而越记不住。还有一些学生非常勤奋,想抓住一切时间学习,但遗忘却很严重。

以前,我一直不理解其中的原因。最近在阅读《激活你的学习脑》这本书时,我才恍然大悟 —— 重复抑制可以算是仅次于理论过载 的第二大学习误区。

书中认为,有效的学习就是激活神经元。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频繁复习相同的内容,就会频繁重复激活同一组神经元,这反而会导致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减弱,产生类似于“脱敏”的现象。导致神经元不再被激活,新的神经连接不再被建立,已有的神经连接也得不到强化。总之,重复抑制导致了无效学习。

这其实是一个连 Anki 老用户也会经常忽视的错误,在其他学习场合也经常出现,所以我专门写出来提醒大家。

那么,如何在进行间隔重复时避免这种“重复抑制”呢?

大胆启用 FSRS 算法 , 设定一个稍低些的期望,任由其安排较大的复习间隔。如果觉得算法设计的间隔对于某些笔记来说太大了,也可以结合 Random Reschedule 插件 ,或使用自带的“设置到期日”功能单个调整。

复习时不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死磕,可以分散在一天里多次完成。例如之前的文章三段复习法 介绍过的,在早上复习前一日新增的笔记,在白天其他时间强化复习薄弱项,到晚上再复习到期的笔记。

在选择学习任务时,也可以尝试穿插式学习 。与其在 3 个月里学习 3 门课,每门课先后分配 1 个月时间,不如同时开始 3 门课,每天投入 1/3 的时间,每门课都有长达 3 个月的更长跨度。

在复习的后期,当原来的卡片比较熟悉之后,也可以在 Anki 里改用乱序复习 的方法,并且把多个科目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复习。

此外,我在课程 中也特别提醒大家,复习到一定阶段后要适时升级学习方式,不能一直停留在卡片记忆的层面。使用文末的知识管理系统中的 Schema Weaver 插件,适时提升到主题或结构化 的学习形式。或者尝试其他类型的输出,比如用已学知识去解释新知识,或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。还可以定期默写思维导图,这些方法都有利于防止重复抑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