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/ 4 / 5
假设每天新增 30 条新笔记,可选的复习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:
连续两次选择“良好”,进行两次初始复习,然后集中到期;
直接选择“简单”,进行一次初始复习,然后集中到期;
先选一次“良好”,再选一次“简单”,进行两次初始复习,然后集中到期;
进行一次或两次的初始复习,最后一次通过“设置到期日”窗口自定义卡片的到期日,但是打开窗口和更改数字都比较麻烦。
以上方式存在复习次数多、到期日集中或操作麻烦的问题,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?有的,使用 Random Reschedule 插件即可。
在复习界面按下逗号快捷键,在简单区间里随机设置一个到期日;按下句号快捷键,在困难区间里随机设置一个到期日。好处也显而易见,避免了不必要的二次连续复习,通过键盘上的逗号、句号快捷键操作也很方便,这一批新增的笔记的到期日也不会集中了,因此到期复习的压力小了。
如果学习内容都比较简单,你可能觉得没必要在近几天就进行第二次复习,那么可以自定义起点值。例如,当起点值为 4 时,简单区间就会从第 4+1 天开始,第二次复习最早也要 5 天以后。
如果你开启了 FSRS 算法并且初始间隔比较大,可以根据初始间隔的众数、起点、区间综合设置。假设我的初始间隔的众数为 24 天,考虑到笔记内容都比较简单,那就可以设置起点为 4 天、区间为 10 天,于是就得到了 5-14 和 15-24 两个随机区间。这样既和 FSRS 算法生成的初始间隔形成了互补,又照顾到了不同难度与不同到期日的匹配。
如果记完新笔记后立刻复习,可能会因为曝光效应(Mere Exposure Effect)而导致能力错觉(illusions of competence),即因为频繁接触而高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。所以如果能 延迟到次日 再复习新增笔记,评估的准确性也会更高。通过搜索“is:new”即可创建筛选牌组,用以集中处理新笔记。
虽然以上示例仅针对新增的卡片,但这些卡片在将来的到期日也会差异化变大,也就是说减负效果既适用于当前,也适用于将来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在复习旧卡片的过程中使用逗号、句号快捷键为不同难度的卡片随机设置到期日。
由于手机版 Anki 不支持插件,在手机上可以使用原生功能“设置到期日”代替,调出功能后手动输入一个到期日即可。
在手机或其他记录场景下,也可以在记笔记时根据简单、困难的性质,为笔记添加不同的符号标记(见开头的设置配图),再在方便时回到电脑版 Anki 里一键批量处理(Batch Adjus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