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/ 1 / 11
“三段复习法”既对应 Anki 主界面的三列笔记,也对应一天里的三个复习时间段。
如下图所示,Anki 里的复习任务包含三列,分别是对应新笔记的“未学习”和对应旧笔记的“待复习”,以及对应一次新学后没记住(来自“未学习”列)、到期复习时没记住(来自“待复习”列)的“学习中”的难点笔记。
默认情况下,Anki 会把新笔记和旧笔记混在一起复习,这样有利于消除前后笔记的相关性提示。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仅复习新笔记或旧笔记,或者专门强化复习难点笔记。
干扰加剧遗忘。连续复习不仅容易导致疲劳,也会引发干扰,而干扰又是导致遗忘的重要原因。所以每次只复习一小段时间可以避免干扰,从而改善记忆效果。
认知资源有限。学习有难度的新知会耗费更多认知资源,如果全部复习完再学新可能学不动,而学完新知就立刻复习新知的笔记也不利于间隔效应。
睡眠有信息加工的作用,还能清除干扰,并且在次日恢复认知能力。
以上三条论述既有丰富的实证研究支持,也能从日常学习经历中亲自证实,在微信读书里搜索“学习骇客”可以找到相关书单。
使用创建筛选牌组的功能,可以将新笔记、旧笔记和难点笔记等类型分到专门的牌组里,并且可以每天重建后复用。要创建筛选牌组,可以从顶部菜单里选择“创建筛选牌组”,也可以在主界面按快捷键 F
,还可以进入浏览窗口搜索,或者复用浏览窗口左侧的预置条件。
每天上午第一时间复习前一天记的新笔记。
新增的笔记如果立刻复习,难免会因为刚学过而浪费时间。适当放一夜再复习的话,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,而且一夜的时间也增加了间隔,必然会增强间隔效应。
早上复习完新笔记后,就开始继续学习新知识(上新课或看新书),顺便又有了“温故而知新”的效果。在继续学习下一节、下一章的内容时,能相对准确、流畅地调用前置知识,这也能大大减少学习新知识时的困难。
与新旧混在一起长时间复习相比,不仅疲劳感降低了,连续学习的干扰也减少了。
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复习今天到期该复习的旧笔记。
因为睡眠具有巩固记忆的作用,如果复习完到期的笔记后就立刻睡觉,这些复习过的知识就能在睡眠期间得到巩固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复习只有在作为睡前最后一件事时,记忆才能被最大化巩固。反之,如果复习了一会再去刷刷短视频,然后再入睡,效果就差了很多。
如果睡前动脑会让你兴奋得睡不着,可以适当提前复习的时机,例如从 23 点提前到 22 点,或者根据任务量与所需时间进行调整,复习完只进行一些放松活动或放空行为。
把难点笔记放到碎片时间里复习。
除了“待复习”和“未学习”的两类笔记,还有一类难点笔记,指的是反复记过又反复忘,或者耗时较长的笔记。如果选择反复死磕,效果会非常有限,还占用白天大量的高效时间。
把这些笔记找出来,放到筛选牌组里,然后利用白天的碎片时间进行复习。这样不仅节省了大块高效的时间,还能大幅缓解记不住导致的压力。更重要的是分散复习为笔记争取了更多的后台加工时间,很多时候死磕总是记不住的笔记,分散复习时常常灵光一闪就记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