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xhk.org

学习骇客

十分钟内入睡的助眠秘诀

2025 / 8 / 13

在一个月之前,我的入睡时间大约是半小时,甚至一个小时。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,我几乎每晚都能在十分钟内入睡,甚至是在睡了几个小时午觉的情况下。

以前我睡觉时会听点东西助眠,经常需要反复设置倒计时,比如设置多次十分钟、二十分钟的定时退出。可最近一个月,我在微信读书里听书助眠时,几乎只需要设置一次十分钟后自动停止播放,也就是说我基本能在十分钟内入睡。

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阅读了《重塑杏仁核》这本书。

为了助眠,之前我会选择听白噪音、听歌或听书。但实际上,我不得不在这些方式之间反复切换,甚至还要设置多次倒计时才能入睡。

而《重塑杏仁核》这本书讲了一个原理,纠正了我之前的错误观念。书中提到,如果因为杏仁核活跃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杂念,很难通过压制和放空来消除这些杂念。最好的方法是用“替换”来消除杂念。替换的内容应该是中性的、有意义的、相关的信息。所谓中性,就是这些信息不会引发自己的情绪反应,比如焦虑或紧张。同时,这些内容还要有一定的相关性和意义,能够引起自己的轻微注意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白噪音的信息量非常少,很难引起注意,因此也难以清除杏仁核产生的杂念。其次,如果听的歌曲内容意义不够明确,注意力没有被吸引,同样无法起到替换杂念的效果。

目前,我选择在微信读书里听四大名著的白话版本。因为这些内容已经比较熟悉,不会像听新小说那样被激起好奇心,越听越兴奋。与此同时,这类内容又有一定的意义,和生活、历史相关,能够引起我的轻微注意,从而替换掉原来那些可能引发情绪反应、阻碍睡眠的杂念。更重要的是,它们不会激起我的情绪反应。

书中提到的这个原理,其实早就有迹可循。我们可能都听说过“别去想那只大象”的说法。最好的方法不是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去想那只大象,而是让自己去想长颈鹿、斑马等,用其他对象来替换原来的对象。

另一个例子是“鸡尾酒会效应”。在一个嘈杂的鸡尾酒会上,别人聊什么你可能并不在意,但如果有人突然提到你的名字,这个声音会迅速穿过嘈杂的环境,传入你的耳朵,引起你的注意。这就是相关性,只有相关的信息才能引起注意,而注意被吸引后,才能有效替换掉之前的注意焦点。

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,读完书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实际应用这些原理。学习骇客最近在课程《学习的技术》 中新增了一系列围绕 Anki 生态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,其中包含微信读书与 Anki 衔接的方案 WeRead to Anki ——通过记笔记将新的理解固化下来,然后通过间隔复习将当时的理解转化为将来随时可调用的知识,从而大大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。